好友相邀,带我们去双港的鸭子村他朋友那里看莲花,我很好奇,好奇的倒不是上百亩的莲花,是友人说他的这位潘总朋友是个有故事的人,而且很特别,十六岁就出门创业,曾经在广州和贵州等地经商三十余年,走遍了大江南北,正当事业火红的时候,却于前两年回乡承包家乡上千亩的池塘,搞起了养殖,主要养鱼养藕,还附带养鸡养鸭,他的四百多亩藕塘正是莲花盛开之时,大家就是冲着那里的莲花而去的。
被好友一再夸奖的潘总,家就座落这里的东方埂上。我们一路颠簸,终于在四面环水的东方埂下了车,放眼望过去,一片辽阔的水域,映照着对面的大横山和小横山,大、小横山是我熟悉的地方,更是我生活和工作过三十年的地方,那里有山有水,有大小荷塘,我常在教学之余,在夏日的荷塘边行,闻过那一莲的芳香,欣赏过那一莲的清秀。今天乘着潘总的面包车来到了他的荷塘,终于,成片的荷塘,跃入了我们的眼帘,放眼望过去,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杨万里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”的诗句。我们都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,看潘总低下身去打开塘边的一个开关按扭,塘中心一道喷泉瞬时射出数丈高的水柱,沐浴水珠后的莲花也格外的清新妖娆,一时间荷叶上水珠滚动,尽显风雅,一番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。
这里的莲花有两种颜色,白色和红色,一朵朵莲花亭亭玉立,有的尽情盛开,也有打着苞儿,却又不失优雅,艳而不妖,清而不素。在一片片绿色大伞的相拥之下争相怒放。莲花在文人的笔下是高洁的象征,它出淤泥而不染,清洁无瑕。许多人把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作为座右铭,可是有几人真正能做到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呢?此刻,我们的眼前就有这么一位,他就是潘总,一路上在友人随意的谈话中以及别人口中我了解到,这位农场的创办人,给人的感觉就很与众不同,身上有种特别的气质吸引着人,他纯朴憨厚,沉默寡言。就是这种憨厚的人格魅力打动了我,正直中年的潘总,面貌清癯,精神矍铄,一副精明的模样,可是不少人都认为他傻,简直傻到了家,关于他的“傻”,这里可以列举二三事佐证一下。
去年桐城的那场大雨,藕塘被淹,他喂养的大批成鱼也跑得精光,就连圩埂上所栽的花果树木一棵不剩,他辛辛苦苦打造的“生态农场”倾刻间化为乌有,而像这样的池塘承包是没有哪个保险公司愿意为他参保的,损失惨重也只能自认倒霉。在洪峰来临之际,他考虑不是自己,首先急的是村庄所有乡亲们的安危。朋友跟我说,那个夜晚,他驾着面包车来回穿梭,这时的东方埂两边洪水滔滔,堤埂也被大水淹没,他就凭着自己高超的车技和对圩堤的熟悉,来来回回地接人送人,而稍有不慎,将是车毁人亡,天快亮之时,总算把乡亲们都转移到安全地带,这时他才回到家,站在自家门口眼看着自己精心打造的鱼塘、藕塘全部淹没在洪水之中,铁打的汉子再也淹不住泪流满面。
如果换了别人也许会偃旗息鼓,要不好友怎么说他是特珠的一类人呢!他更是很能吃苦的一类人,在损失了伍拾多万之后,一切又从零开始,重新创建他的农场梦。他跟我们说,等发展到一定的规模——他理想的规模后,他将自己的生态农场无偿地赠给他的家乡,你说这样的人是不是真傻?我们见到他的父母,他母亲说起他的儿子,一脸的无奈和心痛,她说,儿子在没有承包之前长的白白净净,现在你们看看他有多苍老啊!是的啊!黑与瘦是他目前的标配。朋友们纷纷给他出主意,说是像他这样的生态农场,国家是有抚持政策的,他完全可以去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啊!而他很坚决地摇摇头:“我不要,凡是国家抚贫资金我一概不要,我只想凭我自己的能力为家乡做些事情。”。可是,正因为缺少大量资金的支撑,什么事都只有亲力亲为,比如在圩埂上种养鱼草,那是一种杂交草,浓密而茂盛,种植、收割、喂鱼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正值大暑天气,他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割草喂鱼,割过了一茬,鱼草又会长出一茬,天天如此,活有多累?人有多辛苦?我们不知道,但也能想像他每天所付出的劳动强度有多大。他却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们:好在有妻子的帮忙和大力支持,得以坚持下去。夫唱妇随既让人羡慕又让人感叹,真是一对很朴实的好夫妻,我们都只有钦佩的份。
潘总还是一位爱心人士,他是桐城“关爱女孩网”的志愿者,不管自己的农场有多忙,只要有爱心活动,他都会放下手中的活,开着他的破旧面包车积极参与,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天气,总把活动放在自己的首位,文友就是通过参加爱心活动时才认识潘总的,这不,在我们到来的第二天他又要参加爱心走访活动了。我们还得知潘总和中国红十字会早已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文件。我在想:这样的人算不算“中国好人”?如果这样的人不算,那什么样的人才能算?反正我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了,如果说这里的景色很醉人,而真正打动我的是这里的人。
潘总家的中堂,有一个吊式电风扇,从装上以后,就有燕子飞来筑巢,从那以后,这台风扇就没有再开过,他怕伤到了燕子,但我们今天在他家,看到了十几只燕子,蹲在电扇的风叶上,来回的盘旋着,一点也不怕我们,它们一会飞舞到鱼塘和或荷塘的上空,一会又飞了回来,潘总说,燕子今天是看到你们来了,欢迎你们呢。我心中在沉思,一个连对动物都充满怜悯情感的人,心中装着的一定是对人世间的大爱。我不知道是潘总种植的莲花,熏染了潘总如莲的品德,还是潘总原本的前生就是一朵莲,在今世开出了如莲一样高洁的花。
我站在东方埂上,看着远方的大、小横山,看着天空飞翔的燕子,沉醉于那一朵朵莲花。这莲花的简单、高洁、纯粹,恰如潘总的为人,也契合着莲花的秉性。不受外物的羁绊与束缚,遗世独立的淡然,没有世俗的矫情做作,就那样简单而快乐的生活,并默默的自我奉献而不求任何回报。
走近东方埂,接触潘总,让我想起黛玉那句:“质本洁来还洁去,不教污淖陷渠沟。”,这是不是潘总性格的写照呢?